陈规定型观念和偏见是雅努斯面孔。 „偏见是无知的产物“。(威廉-黑兹利特) 术语描述 刻板印象和偏见无处不在。但是:这两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 1922 年出版的《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中首次使用 „刻板印象“(stereotype)一词来描述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参见 Gardner 1994, 1-5)。他将刻板印象描述为 „我们头脑中的图画“(Lippmann 1922, 98)。在日常用语中,“刻板印象 „和 „偏见 „经常被当作同义词使用,尽管它们之间应该有所区别。刻板印象是对人的模糊看法(西班牙人热情、德国人不苟言笑、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它们可以被理解为笼统的信念,是我们头脑中对某些人群的印象。另一方面,偏见的判断力更强(例如:所有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它们具有行动维度。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未经反思的刻板印象会变成偏见,即导致实际的行为或行动。偏见也更带有感情色彩。 刻板印象是历史-政治、地理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参见弗里森哈恩),因此是社会建构的。陈规定型观念是静态的,因为在新信息面前,陈规定型观念具有惊人的持久性:陈规定型观念非常普遍,有时甚至持续几个世纪(参见 17 世纪的所谓民族表)。 还有一个特点:刻板印象和预先判断的想法是 „雅努斯面“(Janus-faced)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隐喻。雅努斯是罗马神。他是双面的,是矛盾的象征。刻板印象具有有用的功能,但也有阴暗的一面–所以它们是雅努斯面的。托马斯列出了刻板印象和偏见的六种功能: 定向功能、适应功能、防御功能、自我代表功能、划分和认同功能以及控制和辩解功能(参见 Thom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