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öflinga

Personer eller organisationer exkluderas ibland kollektivt på grund av diskriminerande uttalanden eller handlingar. Den pejorativa termen snöflinga kan då användas av de kritiserade individerna eller organisationerna […]

Снежинка

Иногда люди или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подвергаются коллективному исключению из-за дискриминационных заявлений или действий. При этом уничижительный термин „снежинка“ может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критикуемыми людьми или организациями для обвинения исключающего […]

Fulg de nea

Persoanele sau organizațiile sunt uneori excluse în mod colectiv din cauza unor declarații sau acțiuni discriminatorii. Termenul peiorativ „fulg de zăpadă“ poate fi apoi folosit de […]

Floco de neve

Às vezes, pessoas ou organizações são excluídas coletivamente por causa de declarações ou ações discriminatórias. O termo pejorativo floco de neve pode então ser usado pelos […]

Płatek śniegu

Ludzie lub organizacje są czasami zbiorowo wykluczani z powodu dyskryminujących wypowiedzi lub działań. Pejoratywny termin „płatek śniegu“ może być następnie użyty przez krytykowane osoby lub organizacje, […]

Snøfnugg

Noen ganger ekskluderes personer eller organisasjoner kollektivt på grunn av diskriminerende uttalelser eller handlinger. Det nedsettende begrepet snøfnugg kan da brukes av de kritiserte individene eller […]

宽容

近年来,宽容一词的含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过去,宽容具有相当负面的含义。 路德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年)在他的时代对拉丁语宽容(tolerantia)一词做了如下定义: „宽容一般指对信仰、行动或习俗的容忍或尊重,一方面,这些信仰、行动或习俗被认为是错误的、偏离规范的,但另一方面,这些信仰、行动或习俗并没有被完全摒弃,也没有受到限制“。 技术 在工程学中,“宽容 „的定义如下:“宽容是指一个系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干扰影响导致的正常状态偏离(尚未)需要或导致反调节或反措施。从狭义上讲,公差是指某一数量偏离标准状态或标准量度,只是尚未危及系统的功能“。(physics.cosmos-indirekt.de 2020) 含义的转变 与这些定义相比,如今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等同于 „接受“。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年)写道:“宽容实际上应该只是一种暂时的态度:它必须导致接受。宽容就是冒犯“。然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尤为明显的向 „接受 „的含义转变也蕴含着危险。这主要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主张宽容(参见 Hastedt 2012, 8)。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也经常出现争议,例如公共场所的宗教标志(十字架、头巾等)。宽容始于何处,又止于何处?当人们的私人生活或更大的政治环境中出现立场冲突时,宽容究竟意味着什么? 悖论 关于宽容的讨论包含着内在的悖论。例如,关于种族多样性的讨论加深了民族和种族群体之间的差异,尽管这种讨论实际上希望消除这些差异。然而,根据 Nassehi 的观点,文化独特性实际上更加突出(参见 […]

第三文化

第三文化一词将具有多元文化经历的人的共同生活方式描述为一种广义的文化。频繁更换地点和文化的个人会形成第三种文化,这种文化既不反映家乡文化,也不反映东道国文化,更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参见 Richter 2011, 21)。相反,第三文化是一个人在其文化库中添加的所有已知文化标记和习俗的总和。 我们还可以假定,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作为永久流动文化的第三文化将稳步发展,并在其行动者身上显现出来(参见 Pollock/ van Reken 2003, 19)。 该术语由社会学家约翰-乌塞姆(John Useem)和露丝-希尔-乌塞姆(Ruth Hill Useem)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创立。大卫-C-波洛克(David C. Pollock)和露丝-范-雷肯(Ruth van Reken)深入研究了所谓的 „第三文化小孩“(TCK),并对该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跨文化人格的第三文化小孩 这一概念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他们的父母在不同的文化地区工作,他们经历了文化适应过程。第三文化小孩可以预见到他们所接触到的所有文化的元素,但并不完全接受任何一种文化,因此他们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即第三文化。 尽管 „第三文化小孩 „群体中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但 „第三文化小孩 „是一种具有基本共性和代表性的现象“(Richter,2011 […]

禁忌

禁忌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亚的汤加语(’tapu‘ o. ‚ta pu’),在詹姆斯-库克的航海过程中被记录下来,随后该词也在欧洲流行开来。最初,这个波利尼西亚词语具有宗教-魔法的含义(参见 Freud 2014, 635),可以指神圣、不可触碰的东西,也可以指不纯洁、被禁止的东西(参见同上,629)。尽管该术语源于波利尼西亚的文化空间,但它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在其他所有文化中都能找到(参见 Wundt 1926)。 跨文化现象 在今天的语言使用中,禁忌是一种深深内化于社会的禁令,作为一种不成文的、部分是无意识的法律,它要求一个文化群体的成员保持某种省略或沉默(参见 „禁忌研究“)。詹姆斯-弗雷泽(James G. Frazer,1854-1941 年)等人曾对这种跨文化的社会禁忌现象进行过研究,并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年)撰写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将其纳入科学论述。弗雷泽第一个将禁忌描述为一种跨文化现象,其作用是巩固社会秩序体系,而弗洛伊德同样将禁忌视为一种个人心理现象(参见 Emrich 2015, 13),其作用是压制某些欲望。“禁忌的基础是一种被禁止的行为,在无意识中存在着对这种行为的强烈倾向“(弗洛伊德,2014 年,第 641 页),这也解释了人们对禁忌的态度从根本上是矛盾的,既敬畏又反感(参见同上,636 页)。与此同时,禁忌已成为心理学、社会学、人种学、宗教学、文化研究或语言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 禁忌的类型 禁忌有不同的类型,如宗教禁忌、性别禁忌或礼貌禁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区分针对行动、交流和某些概念、物品、地点、思想甚至情感的禁忌(参见 […]

亚文化

亚文化一词来自拉丁语,意思类似于 „次文化“。在社会学词典中可以找到该词的如下定义:“亚文化被理解为在制度、价值观、规范、需求、行为和符号方面不同于社会主流文化(如中产阶级文化)的自成一体的社会亚文化“。(莱因霍尔德 2017,661) 研究领域和分类 亚文化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尔顿-戈登(Milton Gordon)于 20 世纪 40/50 年代提出(参见 Wurschi 2007, 21 f.)。芝加哥学派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研究,以证明年轻人异常行为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年轻人主要来自经济薄弱的环境,由于缺乏远见而违背了主流文化的价值观。20 世纪 70 年代,这种研究方法扩展到对蓄意犯罪的亚文化进行区分(参见 Reinhold 2017, 662)。 在研究中,对自愿参与和非自愿参与进行了区分。非自愿亚文化产生于歧视、属于少数族裔和特权不足。自愿亚文化希望形成对主流文化的替代,争取更好的生活条件,也被称为反文化(参见 Reinhold 2017, 662)。 对亚文化概念的批评 在以往的亚文化研究中,对男性青年的主要考虑和关注受到了强烈的批评。亚文化研究中对女性和女孩的关注不够(参见 […]

语言敏感性

语言敏感性一词描述的是对语言的敏感使用。要想获得更准确的定义,首先有必要了解构成这一决定性复合词的两个术语。 一方面,语言是社会的重要工具,它使交流成为可能。此外,根据洛克的观点,它是 „社会的共同纽带“(洛克,1690 年),使人们能够以任何方式表达自己。因此,回过头来看,它也被称为通向世界的钥匙(参见百科全书词条 Language as the key to the world)。为了定义相关的基本词汇 „敏感性“,我们将在此参考一个普遍适用的定义,该定义将该词描述为一种敏感和/或敏感的处理方式(参见 Spektrum 2000)。 因此,语言敏感性概括而具体地定义了如何以敏感的方式处理人们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以便使交流不产生误解,并使所有相关人员都不会遇到问题。这就突出了这一问题在当今文化非常多样化的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意识。语言在生活的许多领域(如学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对语言的认识和有 针对性地关注语言,是语言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环境中的语言敏感性 尤其是在学校,学生应该部分地通过阅读课文来掌握学科内容,理解语言是能够理解其中所包含内容的重要前提,因为 „语音学习和学科学习[……]是紧密相连的“(Isselbächer-Giese et al. 2018, 13)。特别是在数学和科学科目中,语言(技术和教育语言)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参见 Trendel/ Roß 2018, […]

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或语言发展是指学习一门新语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发音、语法和词汇方面的语言自身规则会被习得(参见 Metzler Lexikon Sprache 2016, 639)。 母语习得/第一语言习得 要 „正确 „地使用一种语言,并不需要能够说出其规则。只要能使用就足够了。当说话者用母语–也称第一语言–说话时,通常会自动做到这一点。 幼儿学说话时,会开始习得周围的语言。这就是所谓的不受控制的语言习得。儿童不会被明确告知语言本身的规则,而是自己形成这些规则(参见 Metzler Lexikon Sprache 2016, 639 f.)。 为此,儿童会形成一个 „心理图式“(Bickes/Pauli,2009, 34): 它将已知的规则转移到其他单词上。例如,过去时也叫简单过去时。过去式动词可以弱化,如 say – I said,也可以强化,如 sing […]

桑德伯格模式

桑德伯格模式的目的是描述结构性和过程性条件之间的文化相互关系。这个隐喻是由文化与传播科学家于尔根-博尔滕(Jürgen Bolten)提出的,他用这个隐喻来说明他的《模糊文化》(Fuzzy Cultures)。他试图用这个模型来描述文化,既不过度概括(虚假的同一性),也不混淆,而是采用结构-过程的视角。 桑德伯格模型的结构 1. 可选层: 约束性最小、因此也最具活力的是只在特定群体或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新型约定俗成。由于其多样性,它们通常只是暂时出现,需要最长的时间才能在结构上固定下来。就像流沙一样,它们随时都会被吹上或吹走,很难说哪一粒沙子会融入现有的山峰(如英语、青年语言、时尚潮流)。 2. 第二目标层: 中间层由普遍有效的行为准则或特定群体的传统和仪式构成。由于它们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因此在结构上非常稳固,几乎无法移动。它们可以比作沙地表面的形态变化,只有通过长期观察才能识别(如狂欢节、啤酒节)。 3. 必须层: 一个文化群体的基础是由法律、基本道德价值观和自然环境条件形成的。它们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核心,要求最高级别的承诺。由于源远流长,它们的灵活性最低,往往被人们不加思索地接受为 „规范“。这就好比是沙山的土壤,在几百年的沙层上逐渐形成了沙丘(如《基本法》)。 社会行动在结构上的根基越牢固,其改变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博尔滕也将这一比喻称为模糊的沙山,因为不断漂流的沙子会使山丘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参见博尔滕,2014 年,2 f.)。   文献 博尔滕,于尔根(2014 年): Fuzzy Sandberg – oder: (Wie) […]

世俗化

世俗化一词没有明确定义,但存在争议。它来自拉丁语 saeculum,意为 „时代“、“世纪“,也指 „世界 „或 „世俗(思想)“(DWDS,2019 年)。一种可能的描述是,世俗化是一种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中,上帝作为指导力量的观念 „已被一种观念所取代,在这种观念中,人本身就是知识和行动的源泉、基础和标准“(Raes,1986 年,31 页)。因此,世俗化意味着 „教会不再提供调节整个社会结构的精神权威“(Valadier 1986, 35),而是 „人[……]成为万物的尺度“(Schrey 1981, 4)。这就是当今德国以及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现状。“我们的文化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并在其中得到体现“(Raes 1986, 13)。 世俗化的开端 不应忘记,“我们的当代社会绝非现在才开始世俗化“(Raes 1986, 13)。“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世俗权力在宗教中找到其合理性已不再是不言而喻的了“(Valadier,1986 年,37 页)。自科学发展以来,世俗化也在发展,科学用其他东西来反对单纯的信仰。“基于自然科学的世界解释模式[……]已经存在了三个半世纪[……]“(Raes 1986, 14)。自 […]

背包文化模式

背包模型是几种文化模型之一,它“[…]以一种概括的–即最初不是针对特定文化的–方式解释了文化上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及其人工制品“(Agha-Alikhani,2012, 102)。 个体与情景 文化是一个 „背包“。个人将其文化知识装在个人行李中,在行李中象征性地表达自己的文化、个人和社会背景。决定灵活、因地制宜地处理 „文化背包 „内容的不是文化,而是个人自己(Roth,2011, 20)。背包中的内容可以在生活过程中随着经验的增长而扩展,因为个人可以采用文化标准化元素之外的价值观和态度,这些价值观和态度更类似于外来文化(参见同上)。该模式以隐喻的方式试图解释 „社会中文化的复杂性,并尽可能真实地反映生活“(同上,第 21 页),并通过提高对该模式假设的认识来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 与冰山模式的区别 背包隐喻是海明威冰山模型的进一步发展(见冰山文化模型)。它仍然依赖于将文化元素分为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参见 Roth 2011, 20)。这些可见的人工制品(外貌、行动、语言、行为)被称为 percepta,而不可见的文化元素(价值观、规范和态度)则被称为 concepta(Agha-Alikhani,2012, 102)。文化背包及其内容是不透明的,这意味着文化设备、概念只有在密集的跨文化交际中才能显现出来。 尺寸可变 与冰山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化被视为一种 „可变化的量“(Roth 2011, 20),每一次新的经历、新的遭遇和新的情况都会影响我们的行动,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化财产。背包模式中的文化被视为一个开放(占有和行动)的过程(参见同上),而冰山模式中的文化则是永恒的、一维的,给人的印象是个人 „以单行道的方式由其文化环境决定“(同上),与静态的文化肖像相对应。然而,这两种模式并不矛盾。相反,在某些多元文化背景下,它们可以相互联系(参见同上)。在这种情况下,将冰山模式的静态文化概念与背包模式的开放文化概念联系起来是合适的,前者 „会使人联想到被视为͵德国人ʹ、͵俄国人ʹ或͵日本人ʹ的可预见的行为“(同上,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