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øfnugg

Noen ganger ekskluderes personer eller organisasjoner kollektivt på grunn av diskriminerende uttalelser eller handlinger. Det nedsettende begrepet snøfnugg kan da brukes av de kritiserte individene eller […]

Sneeuwvlok

Mensen of organisaties worden soms collectief uitgesloten vanwege discriminerende uitspraken of handelingen. De pejoratieve term sneeuwvlokje kan dan door de bekritiseerde individuen of organisaties gebruikt worden […]

Snaigės

Kartais žmonės ar organizacijos yra kolektyviai atstumiami dėl diskriminacinių pareiškimų ar veiksmų. Tuomet kritikuojami asmenys ar organizacijos gali vartoti menkinamąjį terminą „snaigė“, kad apkaltintų juos išstumiantį […]

Sniegpārsliņas

Dažkārt cilvēki vai organizācijas tiek kolektīvi izslēgti diskriminējošu izteikumu vai darbību dēļ. Sniegpārsliņu apzīmējumu var izmantot kritizētās personas vai organizācijas, lai apsūdzētu kolektīvu, kas viņus izslēdz, […]

눈송이

차별적인 발언이나 행동으로 인해 특정 개인이나 조직이 집단적으로 배제되는 경우가 있습니다. 그런 다음 비판을 받은 개인이나 조직은 자신을 배제하는 집단이 과민성, 정서적 취약성, 표현의 자유 검열을 […]

スノーフレーク

差別的な発言や行動のために、人々や組織が集団的に排除されることがある。そのとき、批判された個人や組織は、スノーフレークという蔑称を使って、自分たちを排除した集団が過敏で、感情的になりやすく、表現の自由を検閲していると非難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このようにして、差別の告発を相対化する試みがなされる。また、差別されている人々と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や、彼らの文化との関わりを避けることにもなる。 関連項目: ワンネス

黎曼-托曼模型

黎曼-托曼模式最初由弗里茨-黎曼(Fritz Riemann)于 1975 年提出,1988 年被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托曼(Christoph Thomann)采纳。舒尔茨-冯-托恩最终将其应用于人际沟通。该模型试图更容易地解释人格和行为,并指出存在着亲近(人际接触、和谐、安全)和疏远(独立、冷静、个性),以及持续(秩序、规律、控制)和变化(多样性、自发性、创造性)等各自相反的两极。 每种个性都可以被纳入这个坐标系。根据不同的取向,对对话者会产生不同的个人态度。在理想情况下,这些基本倾向应保持平衡,但在人际交往中,通常在同一时间只激活其中一种相反的表达方式。因此,一个人的反应、交流或感受可以部分地从这一模式中推导出来,有时还能更好地理解。例如,如果一个对距离有强烈需求的人与一个对亲近有需求的人相遇,就会产生紧张关系和人际冲突。   文学作品 Schulz von Thun, Friedemann (o.J.): das Werte- und Entwicklungsquadrat. https://www.schulz-von-thun.de/die-modelle/das-werte-und-entwicklungsquadrat [13.01.2021]. Lubienetzki, Ulf / Schüler-Lubienetzki, Heidrun (2020): […]

右翼极端主义

右翼极端主义不应被理解为一种统一的意识形态。相反,这个词包含各种不同的潮流、意识形态取向和组织形式(参见 Grumke 2007, 20)。 从国家机构的角度看右翼极端主义 从宪法保护办公室的角度来看,右翼极端主义一词包括那些针对自由民主基本秩序(FdGO)的活动(参见 Jesse 2004, 9)。因此,极端主义一词既包括左翼运动,也包括右翼运动。因此,右翼极端主义描述的是 „政治极端主义的右翼变种“(Grumke 2007, 21)。 从政治学角度看右翼极端主义 在政治学中,右翼极端主义被理解为 „相当分散的态度、行为和组织领域“(Gessenharter 1998, 33)。公共立场通常关注极端主义行为,如右翼暴力的实施,而政治学观点则强调态度层面的相关性。军国主义、沙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独裁主义、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和亲纳粹主义被视为右翼极端主义态度的组成部分(参见 Grumke 2007, 22;参见 Stöss 2000, 20 ff.)。右翼极端主义态度并非必须同时具备所有要素。不过,可以假定 „当一个人决定积极参与右翼极端主义团体或组织时,大多数因素都是其基础“(Grumke 2007, […]

种族主义

种族一词的词源并不清楚。从拉丁语中引申出来的三种可能性是:ratio „自然、本质“、radix „根 „或 generatio „生殖“。所有变体都可以与今天对该词的理解相吻合。种族主义一词起源于 20 世纪,更确切地说,是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参见 Zerger 1997, 19 u. 80)。 Duden 将种族主义定义为种族歧视的意识形态理由。具有某些生物特征的人或人群在文化表现方面天生就优于或劣于其他人(参见 Duden 2007, 879)。 另一个定义将种族主义描述为对现实的片面和极端扭曲,即夸大自我形象和贬低他人形象(参见 Geulen 2007, 7)。 […]

强奸文化

强奸文化代表了一种社会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性侵犯被正常化,从而被容忍。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会因为外表或行为等各种原因而被归咎为有罪或共犯(参见 Irmschler 2017)。其结果是社会将性侵犯行为轻描淡写,这也反映在媒体和流行文化中。 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 强奸文化的定义不能适用于所有社会体系,也不能一概而论。它并不总是有明确的界限,而是基于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参见 Aosved/ Long,2006 年)。 性侵犯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 文化一词表明,不仅是个人会有这些经历,社会文化的条件也使许多性侵犯成为可能。因此,性侵犯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因此整个机构、制度和态度都在保护犯罪者并鼓励侵犯行为(参见 Williams 2015)。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女权主义者就试图提高人们对这种强奸文化的认识,而这种文化此前一直被掩盖着(参见 Rutherford,2011 年)。 美国与大学兄弟会文化 这个词主要与美国社会有关,在此可将重点放在大学兄弟会联谊会文化上。这就造成了性侵犯被系统化合法化,甚至被宣扬的表象(参见 Jozkowski/ Wiersma-Mosley 2017)。   文献 […]

民粹主义

Duden 认为,民粹主义(拉丁语 populus,“人民“)是一种 „以机会主义为特征的大众政策,往往是蛊惑人心的政策,其目的是通过渲染政治形势来赢得群众的青睐(以期在选举中获胜)“(Duden 2015, 1367)。民粹主义是向人民发出的呼吁,这反映在该词本身(参见 Decker, 37)。民粹主义一词包含后缀-mus,即夸大本身的意图,并针对民主宪政国家的组成部分(参见 Wielenga/ Hartleb 2011, 11)。 民粹主义的特征 民粹主义源于人民的意愿,从而使其权威合法化。它为自己宣称了一种真理,这种真理既不民主也不科学,无法用事实来证明。只要个人接受这一真理,它就被视为绝对真理(参见 Stegemann 2017, 64)。 民粹主义的特征如下: 民粹主义是 „意识形态元素、隐喻、风格元素以及政治实践 „的结合(Lucardie 2011, 20)。此外,民粹主义者具有 „粗鲁、直接甚至粗俗的风格和用词“(同上)。 民粹主义者认为,人民是一个同质的、道德高尚的群体,没有利益分歧(参见同上)。与精英的专业知识相比,常识,即人民的常识,是政治决策的更好标尺(参见同上)。民粹主义者认为,精英总是腐败、恶意、欺骗和阴谋的(参见同上)。 民粹主义者需要外来群体(主要是移民)作为替罪羊,在不直接攻击精英阶层的情况下动员民众反对他们。与此同时,他们指责精英阶层偏袒这些少数群体,而不是自己的人民(参见同上,21)。 […]

多中心主义

多中心主义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在跨文化交流和营销管理等许多领域都有具体的含义和应用。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是当前政治学领域多中心主义概念的代表人物。 理论渊源 1956年左右苏联去斯大林化后,托利亚蒂提出了多中心主义,呼吁共产主义权力下放。 他是第一位放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呼吁共产主义制度多中心化的共产主义领导人,即政治领导权下放,从而承认党派自治或共产主义运动的多元化。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多中心主义被理解为当时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状态,即意识形态权力中心不再集中组织,而是由多个中心组成。 跨文化交流背景 在跨文化行动背景下,多中心主义意味着承认文化的自主性,尤其是承认非本民族文化的自主性。这就要求对行动背景的解释与自己的文化经验和态度脱钩,从而使自己的评价客观化。因此,多中心主义与民族中心主义相反,后者将自己的文化置于中心位置,并将其作为评价标准。 然而,为他人塑造自己的形象是人类的天性。“他者形象,即对他者的认知形式,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组成部分“(Lüsebrink,2016 年)。自我建构的他者形象影响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体验。牢固构建或明显偏离的他者形象会对交流产生抑制作用。 多中心主义可以理解为对其他文化采取开放、无偏见的态度,这种态度应与自身对他人的印象相分离。 企业管理中的多中心主义 多中心主义的概念在国际企业营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公司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在贸易关系中,这些公司必须在本地传播工作和全球传播管理之间取得平衡。Lies 的 Praxis des PR-Managements 一书更详细地分析了这种沟通状况所带来的问题。 特别是在国际营销领域,本地营销框架和国际营销框架之间存在差异。根据市场的不同,必须对营销管理进行调整,使核心信息也能按计划被接收。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著作提到了多中心战略,即市场营销理念的公关内容和信息应针对 „东道国 „的特点。而民族中心战略则与之相反,公司从 „自己的文化框架 „出发进行论证。这种战略的目的不是与东道国达成相同的价值观。相反,重点在于共同事业的意愿。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不应妨碍合作。 多中心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将自身的评价标准与特定文化价值观脱钩。   文献 Holz, Hans […]

皮钦语

20 世纪 70 年代末,澳大利亚语言学家克雷格-沃尔克(Craig Volker)在澳大利亚城市戈尔德科斯特(Goldcoast)从一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家中讲德语的女学生那里学到了德语。就这样,这位语言学家发现了一种当时不为人知的克里奥尔语,即 „Unserdeutsch“(参见 welt.de 2016)。这种以德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目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约有 100 人使用(参见 Haarmann 2002, 268)。与只有极少数人会说的 „Unserdeutsch „相比,巴布亚新几内亚在英语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名为 „Tok Pisin „的独立皮钦语,目前甚至有大约 250 万人会说这种语言(参见 Haarmann 2002, 361)。 划界 原则上,很难明确区分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因为两者之间的过渡是不固定的。不过,皮钦语指的是 „为满足海外港口地区的贸易和商业交流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专门的贸易联系语言或辅助贸易语言“(Lewandowski […]

后殖民主义

一方面,后殖民主义指的是外国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时期,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层面的组合(参见 Hegerfeldt 2007, 602)。另一方面,它被理解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一种思想潮流,涉及(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并利用社会学、语言学以及文学、文化、历史和政治研究的各种动力(参见同上)。对殖民背景下形成的民族或人口群体的文化和身份进行研究,旨在对帝国主义结构在不同生活领域的持久性提出质疑(参见 Young 2001, 57)。 因此,“后殖民 „话语唤起了对 „延续至今的过去殖民状况“(Pourmokhtari 2013, 1786)的批判性反思,并解构了西方或欧洲对非西方社会(非洲、印度、近东和中东)的中心主义假设。后殖民主义的首要目标是探索殖民不公正,通过后殖民群体的社会解放瓦解全球等级制度,并重建他们的文化知识基础(参见 Hegerfeldt 2007, 602)。 后殖民主义先驱 除了法农的反殖民主义著作之外,巴勒斯坦文学家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的著名研究著作《东方学》(1978 年)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方法的奠基之作,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形成具有开创性意义(参见同上)。其核心论点假定欧洲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及其文化存在着微妙而持久的偏见(参见 Boatcă 2015, 114)。 Bhabha 和 G. Spivak […]

另类

othering „一词源于英文单词 „other“,意思是 „不同的“。 字。德语可译为 „Jemanden anders(artig) machen“。在文献中,它也被称为 „改变 „或 „使某人与众不同“。 自己人 „和 „外国人 这个词描述了一个建构过程,它将人们定义为 „他人“,需要将他们与自己的 „我们 „区分开来。当一个人自己的社会形象以积极的方式得到强调时,他同时也被归类为 „外国人 „或 „与众不同的人“。为了确认自己的 „正常性“,人们会对他人进行二分法区分,甚至拉开与他人的距离。外在的劣等归因加强了自己所宣称的优越感。然而,这种往往是生物主义的论点并不仅仅指人们在社会中的社会地位。阶级、信仰、种族、性取向、性别和国籍也是可能的类别。 权力决定归属 里克尔(Riegel)将二元关系描述为一种霸权关系:“参照后殖民主义理论和文化研究,’他人建构’被理解为一种社会过程、表述、话语和实践,通过这些过程、表述、话语和实践,在一种不言而喻的、有效的规范性背景下,产生了具有社会意义的差异和划分,人们变成了他人,变成了非成员。他们因此受到差异霸权秩序的制约,并被赋予低人一等的地位“(Riegel,2016 年,8)。 哲学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