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 „一词源于美国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的一篇文章。1993 年,这篇文章以《文明的冲突?三年后,同名著作《文明的冲突》问世。三年后,同名著作《21 世纪世界政治的重塑》出版,随后引发了有争议的国际辩论。亨廷顿认为,未来冲突的起因将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性质,而是文明的冲突(参见 Caglar 1997)。
8 文化圈
亨廷顿对文化圈或文明的定义如下:“既有共同的客观因素,如语言、历史、宗教、习俗、制度,也有人们的主观认同“。(亨廷顿 1996 年,28)通过历史学家和人种学家的研究,亨廷顿将世界划分为八个文化区域或文明(参见亨廷顿 1996 年,28)。确定的文化群体包括:西方、儒家、日本、印度、伊斯兰、斯拉夫-东正教、拉丁美洲和非洲(参见 Huntington 1996, 40)。
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提到文化差异导致了历史上最漫长、最血腥的冲突这一事实(参见 Metzinger 2000, 18),并提出了他的中心论点:“民族国家仍将是全球最强大的行为体,但世界政治的根本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国家和集团之间。文明的冲突将主导世界政治。(亨廷顿,1993 年,第 1 页)
亨廷顿认为,西方要想在这个多极、多文化的世界秩序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让美国重新认识到自己的西方身份。西方文明的成员也必须认识到,他们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但并不具有普遍性(参见 Metzinger 2000, 18)。西方仍然是最强大的文化群体之一,但与其他文化群体相比,其力量正在下降(参见亨廷顿 1996, 28)。
世界秩序与冲突
西方正在为国家赤字或经济增长乏力等内部问题苦苦挣扎,这也是经济力量向东亚转移的原因(参见亨廷顿,1996 年,128 页)。文化平衡正在发生变化,印度经济处于起步阶段,伊斯兰世界对西方充满敌意(参见亨廷顿,1996 年,第 118 页)。
亨廷顿强调,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参见 Huntington 1996, 113)。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通过将自身的文化价值观放在首位来抵制西方化(参见 Metzinger 2000, 17)。
未来的世界秩序将由各种发展趋势塑造,因为它已成为多极和多元文化的世界(参见 Metzinger 2000, 17)。林克的观点与亨廷顿相反,他认为分歧并不一定会导致战争。然而,大量的冲突是可以预见的(参见 Link 2001, 38)。
文学作品
Gazi, Caglar (1997): 文明战争的神话。西方对抗世界其他地区。慕尼黑: 慕尼黑:马里诺。
Huntington, Samuel Philips (1996): Clash of Civilisations. 重塑 21 世纪的世界政治》。5 ed. Munich/ Vienna: Europa. 慕尼黑/维也纳:Europa.
Huntington, Samuel Philips (1993): In the Clash of Civilisations. https://www.zeit.de/1993/33/im-kampf-der-kulturen [14.06.2018].
Link, Werner (2001): The Reordering of World Politics. 21 世纪前夕全球政治的基本问题》。第 3 版。 慕尼黑:贝克出版社: 慕尼黑:贝克出版社。
Metzinger, Udo M. (2000): The Huntington Debate. 新闻界关于亨廷顿 „文明冲突论 „的争论。科隆: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