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_Hyperkulturell_Zusatz_Final_01-01Logo_Hyperkulturell_Zusatz_Final_01-01Logo_Hyperkulturell_Zusatz_Final_01-01Logo_Hyperkulturell_Zusatz_Final_01-01
  • Info
  • Materialschrank
  • Lexikon
  • E-Learning
  • Seminare
✕

阴谋论

阴谋论的定义是,暗示其他人(如有权势的政治家或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暗中追求邪恶意图的行为。据称,他们会策划一些让自己得利而伤害其他人的事情。因此,共谋者是一个反民主团体,他们反对大多数人,并采取与之对立的行动(参见 Appel 和 Mehretab,2019 年)。敌人的形象由此产生。阴谋论者试图通过混合事实和编造的信息来证明阴谋论。然而,阴谋论并没有可证明的证据(参见 Schneider and Toyka-Seid, 2020)。

阴谋论和阴谋论意识形态

文献对阴谋论和阴谋论意识形态进行了区分。阴谋论或阴谋假说意味着可以对阴谋进行实证检验,这也允许对其本身进行修正。如果通过实证调查验证了这一理论的真实性,但确定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一理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被抛弃(参见 Lpb)。 另一方面,如果尽管有相反的证据,但人们仍然坚持阴谋论,那么我们就会说这是一种阴谋论意识形态。相信这种意识形态的人也被称为阴谋信徒。“与极权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类似,阴谋论意识形态也代表着一种对真理的绝对主张,并有一个清晰可辨的敌人形象“。(Lpb)

原因

人们发现,相信阴谋论有三种不同的动机。认识论动机主要出现在复杂的系统和现象中。阴谋论将复杂的事实简化为可以理解的解释,并采用简单的敌友方案。否认人为气候变化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科学现象,也是大量研究的主题,但却无法被完全理解。通过所谓的简单解释来否认变化,降低了需要面对的复杂性。

第二个动机涉及处理失控和无力感(存在动机)。当人们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感到受到外部危险的威胁时,就会产生这种动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容易接受阴谋论,也更有可能相信阴谋论。

第三个动机是社会动机,涉及对不安全感和被排斥感的补偿。阴谋论能让人们感觉更好,并能为一个群体或一个人提供认同感(参见 Appel 和 Mehretab,2019 年)。

历代阴谋论

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危机的时期,阴谋论会越来越受欢迎和受到关注。因此,阴谋论并非后现代独有的现象,而是在人类历史上屡屡出现。例如,14 世纪瘟疫在欧洲的蔓延。即使在当时,人们也在犹太同胞身上找到了替罪羊,并塑造了一个老对手的形象。根据当时的阴谋论,他们应该为瘟疫负责,并遭到迫害和报复(参见 Appel 和 Mehretab,2019 年)。另一个例子是背后捅刀的传说。在这一传说中,民主左派以及共产党人和犹太人对德国国防军的背叛被指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原因。背后捅刀子 „的传说不仅强化了德国的自我形象,还使国家社会主义者的政策合法化(参见 Lpb)。 在现代社会,各种阴谋论越来越多。在阴谋论的支持者中,专家和权威的知识正在失去其重要性,他们认为真理是决策的基础。然而,重要的是在社会话语中对相反意见持开放态度。否则,可能会出现毫无道理地诋毁和诬陷对方的情况,从而阻碍社会话语的发展(参见道格拉斯等人,2019 年)。

科罗娜疫情发生后,各种阴谋论和阴谋逻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理论和说法从蓄意破坏经济体系到否定病毒的存在不一而足。其中一些理论和说法相互矛盾,但却越来越受欢迎,最近还成为联邦新闻发布会的讨论主题(参见联邦新闻发布会,2020 年 8 月 31 日)。

 

参考文献

Schneider, Gerd and Toyka-Seid Christiane (2020): Das junge Politik-Lexikon von www.hanisauland.de, Bonn: 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La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www.lpb-bw.de/verschwoerungstheorien.

M. Appel and S. Mehretab (2019). The Psychology of the Postfactual: M. Appel and S. Mehretab (2019). The Psychology of Postfactual: On Fake News, „Lügenpresse“, Clickbait & Co.

Douglas, Karen, Uscinski, Joseph, Sutton, Robbie M., Cichocka, Aleksandra, Nefes, Turkay, Ang, Chee Siang, Deravi, Farzin (2019): 理解阴谋论。政治心理学进展》,40 (S1). pp. 3-35.

联邦政府:www.bundesregierung.de/breg-de/suche/regierungspressekonferenz-vom-31-august-2020-1781420.

https://www.youtube.com/@hyperkulturell

Themen

Antisemitismus Benjamin Haag Bulgarisch Chinesisch Diskriminierung Diversität Dänisch Englisch Estnisch Finnisch Flucht Flüchtlinge Französisch Griechisch Heimat Identität Indonesisch Integration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interkulturelle Kompetenz Interkulturelles Lernen Islam Italienisch Japanisch Koreanisch Kultur Lettisch Litauisch Migration Niederländisch Norwegisch Polnisch Portugiesisch Rassismus Rumänisch Russisch Schwedisch Slowakisch Slowenisch Spanisch Tschechisch Türkisch Ukrainisch Ungarisch Werte
✕
© 2024 Hyperkulturell.de       Impressum      Nutzungsregeln       Datenschu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