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自己的身份得到巩固的背景下,才有可能真正接触到他者的陌生性“。(Rosa 2007, 49)
伦理学
身份源于拉丁语的identitas,意思是 „绝对的同一性“(Rosa 2007, 47)。社会学家Hartmut Rosa在不同的语境和形式中回顾了这个术语。在他的文章《身份》中,他解释说,在数学和逻辑学中,它 „反映了一种完全相同的关系,[该关系]一个对象与它自己,而且只与它自己有关系“。(Rosa 2007, 47) 就人类的本质而言,身份的特点是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可识别性。它构成了个人人格形成的基础。根据Rosa的说法,语言的使用和对文化的参与是 „所有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基础“(Rosa 2007, 47)。
身份认同的三个方面
文化学家Edith Broszinsky-Schwabe在她的《跨文化交流》一书中,将参与跨文化交流的人的身份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个人身份,这与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密切相关。行为、语言和气味在第一次接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是社会身份(群体身份、我们的身份、集体身份)。在这里,个人获得了特有的文化特征,从而标志着他或她属于一个他或她所认同的群体。此外,Broszinsky-Schwabe区分了不同身份领域的社会认同,如家庭、年龄组、职业、宗教等(参见Broszinsky-Schwabe 2011, 44)。
文化认同作为第三个方面,描述了由 „语言的共同性、共同生活的规范、意识形态和宗教取向、艺术和科学传统、体育和工艺技能、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取向]“引导的个人或群体。生活方式的共同性表现在,例如,住房和定居行为、饮食习惯、时尚、礼仪、象征、节日和庆祝活动“。(Broszinsky-Schwabe 2011, 46)
自我形象–外部形象
目前,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因此,保护身份是一个挑战。正如Broszinsky-Schwabe明确指出的那样,每一种文化及其标志、符号、传统、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都会对一个人的身份形成产生影响(参见Broszinsky-Schwabe 2011, 46)。这在面对外国文化或融入外国时变得尤为明显。
心理学家Annekatrin Hoppe在这方面研究了以前熟悉的自我形象在一个新环境中的变化程度。在她的文章 „So war ich nicht, so bin ich nicht!“(我不是那样的人,我也不是那样的人)中,她解释说,当试图融入一个外国环境时,熟悉的行为模式和观点以及原本隐藏的特征就会受到质疑(参见Hoppe 2013)。一个人在熟悉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自己的形象,就不再与外国的形象相匹配。这反过来又导致了 „自己身份的不确定性“(Hoppe 2013, 176)。
全球化
身份发展受到文化不断变化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文化的变化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化[是]可运输的,它是其承载者的货物“。(Groh 2003, 172)在这方面,Groh在他的文章《身份变化–全球化和文化归纳》中指出,全球化导致了暴露在工业文化下的本土、自主文化的不稳定。由于 „主导地位的差距 (Groh 2003, 162),文化被部分或完全抹去,从而剥夺了人们形成个人身份的机会(参见Groh 2003, 177)。
文学
Broszinsky-Schwabe, Edith (2011): 跨文化交流。误解-理解。Wiesbaden: Springer.
Groh, Arnold (2003): 身份改变。全球化和文化归纳。In: Kimminich, Eva (ed.): Welt Körper Sprache. 关于感知和代表的文化形式的观点。文化认同。构建和危机。Vol.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161-185.
Hoppe, Annekatrin (2013): So war ich nicht, so bin ich nicht. 论文化环境对个人身份的影响。见:Kumbier, Dagmar/ Schulz von Thun, Friedemann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ethods, Models, Examples. 6 ed. Reinbek bei Hamburg: Rowohlt, 170-186.
Rosa, Hartmut (2007): 身份。In: Straub, Jürgen/ Weidemann, Arne/ Weidemann, Doris (eds.): 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und Kompetenz. 基本概念-理论-应用领域。斯图加特:梅茨勒,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