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_Hyperkulturell_Zusatz_Final_01-01Logo_Hyperkulturell_Zusatz_Final_01-01Logo_Hyperkulturell_Zusatz_Final_01-01Logo_Hyperkulturell_Zusatz_Final_01-01
  • Info
  • Materialschrank
  • Lexikon
  • E-Learning
  • Seminare
✕

看不见的宗教

托马斯-勒克曼的论文《看不见的宗教》(1991 年)如今被视为(宗教)社会学的经典之作。该书的英文版《看不见的宗教》(1967 年)是在《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1961 年)的基础上重新翻译的(参见 Knoblauch, 第 7 页)。托马斯-勒克曼(Thomas Luckmann,1927-2016 年)曾学习哲学、德语、罗曼语研究和心理学等科目,并在康斯坦茨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长达 24 年(参见后记)。

功能主义的宗教概念:宗教的私有化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宗教的定义、发展和新的社会形式(参见 Knoblauch,第 11 页),以及宗教性是否真的在现代社会中消失的问题,正如参与教会组织的人数不断减少所表明的那样。Luckmann 认为,宗教功能在其他(私人)社会形式中得到了转化。

这一概念的核心是 „宗教私有化 „的论点。所谓 „隐形 „宗教,是指私人的、个人的宗教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脱离纯粹公共的、制度化的宗教理解(信仰与宗教归属)。功能主义方法对 Luckmann 处理 „隐形宗教 „的方法具有决定性意义。功能主义概念将宗教理解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角色,它共同决定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参见 Knoblauch, 第 12 页)。简单地说,这不再主要是一个在内容上如何定义宗教的问题,而是它能为个人和社会带来什么益处的问题。这就产生了 Luckmann 的激进论点:“宗教本身就是社会的核心“(Knoblauch, 第 13 页),在他那里,“世界观 „的内在化被提升为 „宗教的普遍社会形式“(Knoblauch, 第 16 页)。勒克曼自己也写道

„历史个体的意识和良知的个性化,与其说是通过对世界观的原始再创造,不如说是通过对已预先建构的世界观的内化。[……]如果我们之前将世界观定义为宗教的普遍社会形式,那么我们就可以相应地将个人身份定义为个人宗教性的普遍形式“。(勒克曼,第 109 页)

那么,根据这一开放式定义,一切具有创造意义、构成世界观功能的事物都可以被视为’宗教’或’神圣’。传统上被理解为真正宗教的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在这里被提供方向和认同的功能所取代。

现代 „神圣宇宙

根据勒克曼的理论,传统的 „神圣宇宙 „被现代的 „神圣宇宙 „所补充(参见勒克曼,第 153 页)。现代性的主要诉求是个人自主,这在 „自我表达、自我实现、流动精神、性和家庭主义 „等 „神圣 „主题中得到了区分(Luckmann,第 157 页)。没有明确提及的是人的死亡和衰老:“‚自主’的个人是年轻的,永远不会死亡。(勒克曼,第 158 页)

Luckmann 开放式宗教概念的例子包括 20 世纪神秘的新纪元运动,也包括健美(参见 Mörth,第 2 页)、瑜伽或足球等体育运动。根据勒克曼的观点,世界上其他所谓的 „替代宗教“,如素食生活方式,也可以被称为宗教。

批评:开放的宗教概念问题

勒克曼对纯粹的教会社会学的批判,尤其对以个性化信仰形式进行的宗教社会学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参见 Mörth, 第 4 页)。然而,他的定理缺乏更具体的解释。宗教创造身份认同和构成世界图像的特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所有能实现这些功能的东西都是 „宗教“,这一点仍然不清楚。因此,有人批评说,勒克曼的方法失去了具体的宗教性(参见 Knoblauch, 第 12 页)。反之,刻意的非宗教价值体系(无神论)也没有得到充分考虑。克诺布劳赫在序言中还指出,勒克曼的文章只是提出了一个隐形宗教的临时草案(参见克诺布劳赫,第 11 页)。然而,作为实质性方法的对立面,宗教的功能性方法也应得到强调。杜克斯(Günter Dux)强调:“只有同时论证功能性和实质性的理论才能解释宗教的起源。(Dux, 第 20 页)

 

文学

托马斯-勒克曼:《看不见的宗教》[1963/1967]。Hubert Knoblauch 作序。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苏尔坎普出版社,1991 年。

Knoblauch, Hubert: Die Verflüchtigung der Religion ins Religiöse. 托马斯-勒克曼的隐形宗教。In: Thomas Luckmann: The Invisible Religion.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1991, pp.

Dux, Günter: 宗教的起源、功能和内容。In: Günter Dux (ed.): Internationales Jahrbuch für Religionssoziologie. Wiesbaden: 宗教与语言》第 8 卷),第 7-67 页。

Mörth, Ingo: On the new edition of an important book: Thomas Luckmann’s „The Invisible Religion“. In: Swiss Journal of Sociology. 19. jg. issue 3. Montreux 1993, pp. 627-634. http://soziologie.soz.uni-linz.ac.at/sozthe/staff/moerthpub/LuckmannRezension.pdf [15.02.21].

Sozialwissenschaftliches Archiv Konstanz: Nachruf Thomas Luckmann. https://www.kim.uni-konstanz.de/soz-archiv/aktuelles/nachrufe/nachruf-thomas-luckmann/ [15.02.21].

https://www.youtube.com/@hyperkulturell

Themen

Antisemitismus Benjamin Haag Bulgarisch Chinesisch Diskriminierung Diversität Dänisch Englisch Estnisch Finnisch Flucht Flüchtlinge Französisch Griechisch Heimat Identität Indonesisch Integration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interkulturelle Kompetenz Interkulturelles Lernen Islam Italienisch Japanisch Koreanisch Kultur Lettisch Litauisch Migration Niederländisch Norwegisch Polnisch Portugiesisch Rassismus Rumänisch Russisch Schwedisch Slowakisch Slowenisch Spanisch Tschechisch Türkisch Ukrainisch Ungarisch Werte
✕
© 2024 Hyperkulturell.de       Impressum      Nutzungsregeln       Datenschu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