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一词由两个希腊词ethnos „人 „和logos „顾客 „组成,因此,在20世纪之前,这门学科被称为民族学(Fischer 2003, 16)。
民族学是一门科学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是对不同民族群体进行方法和理论上的考察。特别是,这种对民族的科学方法努力创造一种比较,即:“这样一来,民族学话语就形成了界定边界、确定集体身份和毫不含糊的(文化)归属的具体模式“(Friese 2007, 190)。
集体认同的社区
对于这种科学地反映知识的过程,对个别族群的讨论是至关重要的,据此,它不是一个强调个人的问题,而是代表一个集体。这里所说的集体是指包含社区存在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社区的成员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集体身份的同质化社区“(Broszinsky-Schwabe 2011, 52),并以这种自我意识创造出与其他民族群体的明显区别。这些社区援引了相同的祖先、共同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统亲和力以及个人的 „民族自我意识“(Brosinsky-Schwabe 2011, 52)。
这些参数不仅使民族学领域能够进行有区别的辩论,而且还提供了对 „自己的文化的比较,甚至特别是当他者有助于构成和理解自己的文化“(Friese 2007, 189)。
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
由于民族的多样性,这个领域分成了不同的子学科,因为学者们不可能专注于 „学科的所有对象、问题和方法“(Fischer 2003, 18)。目前出现了两个主要的焦点: 区域和文化。
在区域子学科中,重点可以放在大陆、次大陆或历史上相关的地区,例如。文化子学科涉及艺术、宗教和经济等各个领域。此外,该学科还设置了与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有关的其他焦点,从而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潜在子学科,这些子学科 „与其他学科的领域接壤或[重叠]“(Fischer 2003, 18 f.)。
文献
Broszinsky-Schwabe, Edith (2011): 跨文化交流。误解-理解。Wiesbaden: Springer.
Fischer, Hans (2003): 民族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In: Fischer, Hans/ Beer, Bettina (eds.): Ethnologie. 介绍和概述。柏林:Reimer,13-31。
Friese, Heidrun (2007): 人种学、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方法。在:Straub, Jürgen/ Weidemann, Arne/ Weidenmann, Doris(编辑): 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und Kompetenz. 基本概念-理论-应用领域。斯图加特:梅茨勒,188-200。
Reichmayr, Johannes/ Ottomayer, Klaus (2007): 民族心理分析和深度诠释学。见:Straub, Jürgen/ Weidemann, Arne/ Weidenmann, Doris(编辑):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und Kompetenz。基本概念-理论-应用领域。斯图加特:梅茨勒,24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