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宽容一词的含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过去,宽容具有相当负面的含义。
路德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年)在他的时代对拉丁语宽容(tolerantia)一词做了如下定义: „宽容一般指对信仰、行动或习俗的容忍或尊重,一方面,这些信仰、行动或习俗被认为是错误的、偏离规范的,但另一方面,这些信仰、行动或习俗并没有被完全摒弃,也没有受到限制“。
技术
在工程学中,“宽容 „的定义如下:“宽容是指一个系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干扰影响导致的正常状态偏离(尚未)需要或导致反调节或反措施。从狭义上讲,公差是指某一数量偏离标准状态或标准量度,只是尚未危及系统的功能“。(physics.cosmos-indirekt.de 2020)
含义的转变
与这些定义相比,如今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等同于 „接受“。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年)写道:“宽容实际上应该只是一种暂时的态度:它必须导致接受。宽容就是冒犯“。然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尤为明显的向 „接受 „的含义转变也蕴含着危险。这主要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主张宽容(参见 Hastedt 2012, 8)。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也经常出现争议,例如公共场所的宗教标志(十字架、头巾等)。宽容始于何处,又止于何处?当人们的私人生活或更大的政治环境中出现立场冲突时,宽容究竟意味着什么?
悖论
关于宽容的讨论包含着内在的悖论。例如,关于种族多样性的讨论加深了民族和种族群体之间的差异,尽管这种讨论实际上希望消除这些差异。然而,根据 Nassehi 的观点,文化独特性实际上更加突出(参见 Nassehi 2002, 175 f.)。
宽容是矛盾的,应始终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因为在宽容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犯罪或侵犯人权的行为。难道可以以特定文化特征的名义容忍强迫婚姻、童婚、焚烧女巫和寡妇、切割生殖器官吗?我们还能在这里谈论特定的文化特征吗?
文 学
https://physik.cosmos-indirekt.de/Physik-Schule/Toleranz_(Technology) [18.02.2020].
Hastedt, Heiner (2012): 宽容。Grundwissen Philosophie. 斯图加特:Reclam.
Nassehi, Armin (2002): 宽容的悖论》。In: Alfred Herrnhausen 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Dialogue (ed.): Tolerance. Diversity Identity Recognition. 美因河畔法兰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