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指南。价值观是身份的形成。“要想心甘情愿、自由自在地承认和接受外来价值观,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叔本华,1819 年)
价值观可以理解为信念或准则。传播学家和心理学家格哈德-马勒茨克(Gerhard Maletzke)认为,“[价值取向]是我们思考、体验和行动的基础[……]。这些取向在社会化过程中代代相传,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改变是完全可能的“(Maletzke 1996, 80)。(Maletzke 1996, 80)
文化结构特征
价值观是一个连贯的网络,人们必须以此为导向。不同之处在于个人对各自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同(参见 Maletzke 1996, 80)。此外,Maletzke 在其著作《跨文化交际》中将价值取向描述为一种 „文化结构特征,人们只有在遇到其他文化中具有自己价值取向的人时,才会意识到这一点“(Maletzke 1996, 80)。(Maletzke 1996, 80)作为补充,文化学家 Edith Broszinsky-Schwabe 将价值观概括为 „关于个人或社区生活目标的想法,[这些想法]会引发人们的态度、行动和计划“。(Broszinsky-Schwabe 2011, 177)。
Lutz H. Eckensberger 在其《价值观与道德》一文中指出,价值概念可以用发展心理学来解释。皮亚杰(1954 年)对认知、情感和评价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尖锐的分析,指出它们在发展心理学中是相互关联的。[……]操作的可逆性(“具体操作“)使规范性情感成为可能,并由规范性情感所滋养;它与价值内容相对应“。(Eckensberger 2007, 511)
改变价值观
根据 Maletzke 的观点,尽管价值取向通常是不变的,但他指出,与文化一样,价值观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和转变(参见 Maletzke 1996, 89)。这一点在 „年轻一代[表现出]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和更加自决的趋势 „中显而易见。自发性、经验、自由、个人交流越来越重要,而标准化和习惯化的行为正在减少“(Maletzke 1996, 89)。(Maletzke 1996, 89)相比之下,第三世界的价值取向也同时发生了变化。Maletzke 主要批评了技术、媒体和现代社会结构的涌入,它们融入了西方价值观,如 „勤奋、秩序、守时[和]可靠性“(Maletzke,1996 年,89 页),从而 „破坏 „了传统文化形式。诸如此类的变化 „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化、’美国化’或’西方化'“(Maletzke 1996, 90)。(Maletzke 1996, 90)
价值理念与误解
Broszinsky-Schwabe 在她的《跨文化交际》一书中阐明,价值观与身份发展密切相关,是不同文化的特征。作者将价值观分为物质价值观(财富、金钱、财产)、社会价值观(家庭、社区)、道德/伦理价值观(荣誉、自豪、正义)和宗教价值观(宗教原则、不作为)。
不同的价值观对不同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西方文化倾向于物质至上的生活方式,而在伊斯兰地区,道德和宗教价值观最为重要。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交流或行动时,由于价值取向不同,可能会产生误解甚至严重冲突(参见 Broszinsky-Schwabe 2001, 177)。
价值观的制度传承
此外,Broszinsky-Schwabe 还解释了价值观通过各种机构传递的程度。基本价值观在家庭或社会群体中传承。国家则旨在通过教育机构传递民族价值观(热爱祖国、保卫国家)。此外,具有意识形态意图的社会(决定论、实证主义、虚无主义等)代表并传播有利或不利的暴力价值观。教会可以说是传播价值观的最后一个主要机构(参见《布罗辛斯基-施瓦贝年鉴》,178 页以下)。布罗辛斯基-施瓦贝认为,宗教及其传统影响着 „世界上千百万人的不同目标和生活实践“。这些价值取向决定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大自然和人类同胞的行为“。(Broszinsky- Schwabe 2011, 179)
文学作品
Broszinsky-Schwabe, Edith (2011): 跨文化交流。误解-理解。威斯巴登: Springer.
Eckensberger, Lutz H. (2007): Values and morals. In: Straub, Jürgen/ Weidemann, Arne/ Weidemann, Doris (eds.): 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und Kompetenz. 基本概念-理论-应用领域。斯图加特:Metzler,505-515。
Maletzke, Gerhard (1996):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Opladen: Westdeutscher.
Schopenhauer, Arthur (1819): 作为意志和想象的世界》。莱比锡:布罗克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