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_Hyperkulturell_Zusatz_Final_01-01Logo_Hyperkulturell_Zusatz_Final_01-01Logo_Hyperkulturell_Zusatz_Final_01-01Logo_Hyperkulturell_Zusatz_Final_01-01
  • Info
  • Materialschrank
  • Lexikon
  • E-Learning
  • Seminare
✕

习惯

拉丁文的习惯(habitus)一词最初来源于古希腊语的héxis(ἕξις),表示一种永久性的行为倾向,反映在个人的态度上,即外在的表现以及内在的倾向。它包含了个人行为模式的全部内容,从说话方式和手势到个人价值观和整个生活方式。从希腊古代到今天,这个词在修辞学、哲学和社会学的背景下经历了不同的含义变化(参见Simonis 2013, 287)。

该词含义的变化

在希腊古代,亚里士多德特别创造了héxis(ἕξις)一词,他通过这个词来理解个人通过经验和实践成为习惯的永久行为倾向(参见Hügli 2013, 387)。因此,héxis是一种产生未来行动的能力或生成原则(参见Krais 2014, 29)。在罗马的修辞学说中,habitus表示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和表达方式,为此,特定的姿势、说话方式和心理态度被认为是必要的。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些类别由某种说话风格以及讲话的适当音调来补充。(参阅Sominis 2013, 287-288)。

诺贝尔-埃利亚斯的习惯概念

在社会学领域,诺伯特-埃利亚斯和皮埃尔-布尔迪厄的方法特别有影响力。社会学家和文化哲学家诺伯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1897-1990)认为,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与周围的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依赖关系(参见Volkmann 2013, 164)。因此,在《文明进程》(1939年)中,他描述说,各自的习俗和礼仪要与各自的文化、一个时间点和一个社会地位联系起来考虑。

由于这种依赖性,埃利亚斯也总是为一个社会群体的特定习俗赋予一种独特的功能。对某种餐桌礼仪的遵守、问候仪式或对私人或公共事物的区分,都是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区别。然而,由于下层阶级总是试图模仿上层阶级的风俗,后者必须始终完善他们的惯例,这就不断地改变了社会上可接受的东西在各自群体中的界限。艾利亚斯认为,社会群体或国家变得越大,各个群体的习俗也就越有特色。

对埃利亚斯来说,这种机制不仅是一个外部的、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的过程。社会风俗和惯例通过成长和社会环境的印记而内化为我们的社会习惯,因此社会规则和社会强制力成为我们的 „第二性“(参见Eichener 2013, 64)。这将产生 „心理上的自我强制装置的特殊稳定性,它作为每个’文明’人的习惯中的一个决定性特征出现“(Elias 1976b, 320)。

因此,对埃利亚斯来说,社会习性是心理化的文明本身,它可以根据文化、时代和社会阶层的不同而变化。

皮埃尔-布尔迪厄的习惯概念

然而,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的理论与习惯的概念联系最紧密。与埃利亚斯一样(也遵循马塞尔-莫斯或埃尔温-帕诺夫斯基的论文(参见Krais 2014, 24)),布迪厄将来自类似社会背景的个人(参见Schroer 2017, 326)的同质性行为归结为共享的习惯的存在。因此,个人的习惯不应该被理解为个人人格的表达,而应该被理解为基本上由社会关系决定。布迪厄将习惯理解为一个 „永久的和可转移的处置系统“(Bourdieu 2015, 98),它包含并构造了一个人的整个外观、决策、思维和行为,包括消费行为、对艺术物品的处理、喜欢的服装、住房品味、政治立场、饮食习惯、性别角色、语言行为以及最终整个生活方式。

根据个人的资本数量和类型(经济、社会、文化、象征性资本),他或她在一个社会的社会空间中占据不同的位置。因此,属于一个社会阶层或环境不仅反映在经济资本上,也反映在个人之间的微妙差异上,如品味、生活方式和习惯。在这方面,习惯无非是 „融入了前几代人的文化资本“(Bourdieu 1987, 129)–或者与Elias类似,内化的社会化。因此,品味的形成最终是阶级品味的形成,它像 „生成语法“(见乔姆斯基)一样通过家庭和学校的社会化获得(参见同上,143)。

„品味是一个人拥有的一切的基础[……],就像一个人对别人来说是什么,一个人把自己归类为什么,被别人归类为什么“(同上,104)。

作为一种学习到的行为模式,习惯在根本上是稳定的,并制约着个人的社会实践(参见Schroer 2017, 333)。尽管如此,如果个人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个人的行为模式也会长期改变(参看同上,318)。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习惯是个人自由和社会结构约束之间的联系(参见Schroer 2017, 317)。对布迪厄来说,习惯也有区分的功能(参见Jurt 2013, 86),即一个社会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分界,因此它是社会差异的表现,也是个人试图维持或改善自己地位的阶级斗争。

因此,习惯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这些实践、等级制度和最终的统治关系的再现和表现的手段。

习惯与交流

个人之间的习惯差异不仅可以在一种文化的社会群体之间观察到,也可以在不同文化的个人之间观察到。关于交流过程,很明显,行为者的习惯性行为视野决定了交流的可能性。当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年代或不同环境的人必须相互交流时,很容易产生误解。因为在布迪厄的意义上,每一种习惯都与其他生活方式的划分相伴而行,所以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反思是必要的,以抵制由此产生的拒绝态度。因为从根本上说,对他人的欣赏和宽容是跨文化交流的核心。

 

文学

Bourdieu, Pierre: 微妙的差异。对社会判断力的批判。法兰克福a.M.:Suhrkamp 1987。

布迪厄,皮埃尔:《社会意识》。理论理性的批判。Frankfurt a. M.: Suhrkamp 2015.

Eichener, Volker u. Ralf Baumgart: Norbert Elias zur Einführung. 3rd fully revised ed. Hamburg: Junius 2013.

诺伯特-埃利亚斯:《论文明的进程》。社会遗传学和心理遗传学研究。西方的世俗上层阶级的行为变化。法兰克福a.M.:苏尔坎普1976(=1)。

埃利亚斯,诺伯特:《论文明的进程》。社会遗传学和心理遗传学研究。社会的转变和文明理论的概要。法兰克福a.M.:Suhrkamp 1976(=2)。

Hexis. 在:Philosophielexikon。西方哲学的人物和术语,从古代到现在。Anton Hügli和P. Lübcke编著。Reinbeck: Rowohlt 2013. p. 387.

Jurt, Joseph: Bourdieu, Pierre. In: Metzler Lexikon Literatur- und Kulturtheorie. 方法-人-基本术语。由Ansgar Nünning编辑。第五次更新和扩展版。斯图加特:梅茨勒2013年,第85-87页。

Krais, Beate and G. Gebauer: Habitus. 比勒费尔德:Transcript 2014。

Schroer, Markus: Sociological Theories. 从经典到现在。Stuttgart: Wilhelm Fin 2017 (=UTB).

Simonis, Linda: Habitus. In: Metzler Lexikon Literatur- und Kulturtheorie. 方法-人-基本术语。Ansgar Nünning主编。第五次更新和扩展版。斯图加特:梅茨勒2013年。第287-288页。

Volkmann, Laurenz: Elias, Norbert. In: Metzler Lexikon Literatur- und Kulturtheorie. 方法-人-基本术语。由Ansgar Nünning编辑。第五次更新和扩展版。Stuttgart: Metzler 2013. pp.164-165.

https://www.youtube.com/@hyperkulturell

Themen

Antisemitismus Benjamin Haag Bulgarisch Chinesisch Diskriminierung Diversität Dänisch Englisch Estnisch Finnisch Flucht Flüchtlinge Französisch Griechisch Heimat Identität Indonesisch Integration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interkulturelle Kompetenz Interkulturelles Lernen Islam Italienisch Japanisch Koreanisch Kultur Lettisch Litauisch Migration Niederländisch Norwegisch Polnisch Portugiesisch Rassismus Rumänisch Russisch Schwedisch Slowakisch Slowenisch Spanisch Tschechisch Türkisch Ukrainisch Ungarisch Werte
✕
© 2024 Hyperkulturell.de       Impressum      Nutzungsregeln       Datenschu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