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一种 „影响到通信、文化、环境、政治和经济等不同领域的’非民族化’形式“。(Starke/ Tosun 2019, 183)
„全球化指的是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存、交流和依赖过程。通信和运输手段对于金融资本、货物、技术、人员和思想的世界性流动尤为重要。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这些相互依赖和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可以感知和意识到的,这一事实–与早期的超本地互动相比–是现阶段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Kreff et al. 2011, 126) 跨国或跨洲的生产链、各国的全球互联、民族国家重要性的相对丧失以及普遍的商品化和资本化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参见Auernheimer 2015, 17)。
全球化的各个阶段
有不同的方式将全球化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 全球化1.0:殖民化的新时代(1492年至1800年)。
– 全球化2.0:工业化(1800年至2000年)
– 全球化3.0:信息时代(2000年到今天)
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发现之旅、全球贸易的增长和印刷术。第二阶段包括美国和法国革命以及蒸汽机和铁路的发明。全球化3.0的特点首先是万维网以及无线和有线数据传输(参见Mäder 2018, 6)。
对全球化进行细分的另一个变体是区分全球化的前殖民时期、殖民时期和当前阶段(参见Gingrich 2011, 126)。
作为一个过程的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种
– 感知现象,这意味着世界(互惠)变得 „可见“,以及每个人和每个人都能看到一切。这个过程的主要特点是电子化的放大。例如,人们感知到其他国家的风景,或学习新的文化传统。这种 „可见性 „是新移民运动的一个决定性原因。
– 互动现象:越来越多的互动是在国际上进行的。这些相互影响,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还包括时尚、电影、艺术、音乐、食品等。饮食等习惯被采用或也被改变。生活空间的文化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国家,也可以进入其他国家。
– 联锁现象:如果互动的结构变得根深蒂固,就会出现联锁现象。主导者(如国家)失去了国家的独立性,不再是自主的 „实体“( Prisching 2019, 403) 。此外,他们的主权也被这些过程所质疑(参见同上,403)。
5 全球化的层面
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 环境经济学:生态危机不仅对国家,而且对所有其他国家构成了新的挑战。例如,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增长的交通或甚至气候变化是所有国家的问题,其后果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参见Preyer 2018, 309)。
– 生态平衡:必须在 „作为社会规范的绩效要求和使用环境的社会平衡“(同上,310)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和协调。
文化全球化
– 解释的竞争: 其他文化的进入创造了 „一个文化协会的全球市场,以其救赎的承诺竞争成员“。(同上,311)
– 全球扩散:一种现有实践的新形式被重新组合,因此全球化导致了一种新的同步性(参见同上,311)。
经济全球化
– 市场开放:全球参与者的制造、服务和营销的网络化导致了新的市场开放(参见同上)。
– 网络化:通信技术网络化是全球性的。人们认为,“一个全球经济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由经济部门、地区和国家的部分组成“(同上,312)。
政治全球化
– 全球治理:诸如疾病或环境污染之类的全球问题意味着必须在国际上加以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治理不是一个世界政府,而是一个处理问题的 „间接政策“(Willke 2002(FN 307))(参见Preyer 2018, 314)。
– 全球治理:在全球化的社会中,没有一个行为者可以接管全球治理的任务。一个行为体将立法制度化是不现实的(参见同上,315)。
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实现社会通讯的全球化
– 数字媒体网络:数字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不受国家组织的控制。这种交流可能导致 „我们对社会的理解,也包括对历史和意识的理解的改变“(同上,316)。
– 中介部门:现代通信技术也被称为中介部门,“通过它,出现了新的组织经济合作形式、通信结构和社会相互观察“。(同上,316)只有通过它,才会出现一个全球的通讯系统(参见同上)。
文献资料
Auernheimer, Georg (2015): 全球化的层面。一个介绍。Schwalbach: Wochenschau Verlag.
Duden Wirtschaft von A bis Z (2016): Grundlagenwissen für Schule und Studium, Beruf und Alltag. 第6版。Mannheim: 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
Kreff, Ferdinand et al. (2011): Lexikon der Globalisierung. 比勒费尔德:Transkript。
Mäder, Olaf B. (2018): Control klipp & klar. Wiesbaden: Springler Gabler.
Preyer, Gerhard (2018): 当代社会的社会学理论I. 成员理论研究。第2版。Wiesbaden: Springer VS.
Prisching, Mafred(2019): 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全球化。In: Moebius, Stephan/ Nungesser, Frithjof/ Scherke, Katharina (eds.): Handbuch Kultursoziologie, vol. 3: Theorien – Methoden – Felder. Wiesbaden: Springer VS, 401-422.
Starke, Peter/ Tosun, Jale (2019): Globalisation and Diffusion. In: Obinger, Herbert/ Schmidt, Manfred G. (eds.): Handbuch Sozialpolitik. Wiesbaden: Springer VS, 181-203.
Willke, Helmut (2002): Dystopia. 关于现代社会知识危机的研究。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